Leadership Speech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的意见》近日公布,对于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具有强烈指导意义。其中,加大改造力度、创新融资方式的表述引人注目。棚改再发力 启动三年计划意见提出,按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部署,实施三年计划,2015年 2017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内的各类棚户区住房1800万套,农村危房1060万户,加大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布局合理、运行安全、服务便捷。近年来,我国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2080万套、农村危房1565万户。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表示,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来看,棚户区改造还处在爬坡攻坚阶段。特别是当前待改造的棚户区多为基础差、改造难度大的地块,在创新融资机制、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同时,农村困难群众对改善居住条件、住上安全住房的诉求比较强烈。王宁说:“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事关千百万个住房困难家庭生活改善,是惠民生、稳增长相互促进的重大举措,必须在已有成效基础上迈出更大步伐。”创新融资体制机制 多渠道筹集资金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棚户区改造的资金来源一直备受关注,也是工作难点。据王宁介绍,仅2015年,中央已安排棚改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补助1494亿元、农村危房改造补助365亿元。为了确保完成新的目标任务,意见明确创新融资体制机制,提出“推动政府购买棚改服务”、“积极推广特许经营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成为棚改实施主体”等要求。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表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棚户区改造,意味着我国在住房保障领域正从过去较多由政府直接供给向未来更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为了加大城镇棚改力度,目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积极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从部分城市实践来看,有利于缩短安置周期、节省过渡费用、满足群众多样化居住需求。王宁说:“前几年,市场上存量房源少,棚改安置住房以新建为主。去年以来,尊重棚户区居民意愿,不少地方把存量住房转化为安置房房源。当然,在实践中要坚持一条原则,是实物安置还是货币安置,由居民自愿选择。”强化监督检查 加大问责力度意见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督察制度。事实上,棚户区改造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政策措施,一直是监督检查的重点,在今年的国务院督察工作中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据了解,1 5月份,全国棚户区改造开工264万套;棚户区改造已完成45%。各地棚改进度不平衡,一些地方开工率、货币化安置比例都较低。为确保三年计划目标完成,意见明确指出,加大考核和问责力度,对态度不积极、工作不主动、进度缓慢、弄虚作假的单位和责任人员予以通报批评,并明确整改期限和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陈飞建议,应做好资金监管工作,防止资金在筹集、管理和使用等过程中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它具有两面性,利用好了就是‘宝’,处置不当便是‘害’。”那怎样处置才恰当?何健亮出三把利剑:慧眼识“珠”、变废为“宝”、趋利避“害”,激活垃圾正能量。慧眼识“珠”:垃圾分类生态化何健说,其实垃圾本质并不“坏”,它有许多积极因素。以国家生态示范县德阳市罗江县为例,该县改变对垃圾的负印象,慧眼识“珠”,从3个方面为垃圾找回了“好”。一是从垃圾的特征中找到了良性“基因”。农村生活垃圾按特性划分为四大类:80%的垃圾可用作生态堆肥,2%-5%的垃圾可就近填埋,3%-5%的垃圾可回收利用,只有10%-15%的垃圾需要集中处理。二是从垃圾的分类中找到了再生“资源”。按照垃圾分类模式操作,可降解的垃圾采用生物堆肥方式集中处置后,可作为果树、农作物的有机肥料使用;可回收的垃圾依托废品回收中心,组建再生资源回收公司,通过县设分拣中心、镇设站、村设点,建立起“县—镇—村”回收网络;建筑垃圾则就近选择适宜地点填埋;不可回收、不可降解的垃圾,进入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三是从垃圾的功能中找到了三大“效应”,即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该县采用垃圾生态回收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实现了垃圾处理减量化、再利用,垃圾堆肥后还能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据测算,罗江县每天垃圾可产生200吨有机肥,能满足500亩农田所需肥料,产生了巨大生态效益;实现生态处理后,全县每年可节省不少垃圾转运费及相关人员支出费用,并可为20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同时,农村面貌的改善,为全县发展乡村旅游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建立生态处理模式,有效化解了农村垃圾运转难题,推进了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向村、组、户延伸。通过村民自治,群众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得到了提升,人人成了卫生监督员,激发了社会效益。变废为“宝”:垃圾利用资源化何健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目标就是变废为宝。如何“变”?全省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变“旧”为“新”,变“低”为“高”,变“小”为“大”。变“旧”为“新”,就是改变焚烧等陈旧处理方式,采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垃圾处理。四川国栋建设公司提供了成功样本。四川每年秸秆、稻草产量约为4000万吨。每到抢收季节,农民就焚烧秸秆、稻草,烟雾弥漫,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影响机场和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和通行。为了变废为“宝”,四川国栋建设公司从美国、德国引进秸秆、稻草高密度人造纤维板生产线,每年消耗250吨秸秆、稻草,替代原木30多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森林30多万公顷。该公司还引进生产线,将废料、树皮等可燃垃圾作为燃料,再生热能,供纤维板生产线所需能耗。按每小时焚烧树皮180吨计算,每年可节省燃煤52560吨。变“低”为“高”,就是提高变废为宝的质量和水平。长期以来,农村生活垃圾利用率很低,仅占总量的30%左右,而70%的可用物因利用技术能力和水平低下而“付之东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银子化成水”。宜宾市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垃圾利用设施,首创无烟垃圾焚烧发电,日处理垃圾2400吨,年发电量1.6亿度,改善了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变“小”为“大”,就是使“小”垃圾发挥其“大”功能、“大”效益,造福于民。泸州市中恒节能环保建材公司“借题发挥”,利用发电厂的粉煤灰、煤渣、煤矸石等废弃物生产的隔热砖新型建材,成为市场炙手可热的“宝贝”,每平方米售价160元,可消化发电厂废物100多万吨,实现年产值1.5亿元。趋利避“害”:垃圾处理无害化何健说,传统的生活垃圾处理办法大都是把垃圾从城区搬到城郊,堆放起来。这样做占地面积越来越大,不仅污染空气和水源,还给财政造成负担。要实现垃圾处理无害化,贵在“创新”。“创新”,体现在无害处理的科技手段上。2012年7月,由四川省自主研制的磁化低温热解生活垃圾处理设备,全面完成标准化在线环境检测并投入市场。该设备减量化处理城乡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等效果显著,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收集难、运输费用高、处理成本高等问题,填补了对偏远、分散和收运体系不能覆盖的农村垃圾处理的空白。“创新”,体现在无害处理的能力提升上。一座日处理能力400吨的垃圾焚烧锅炉的横空出世,把垃圾无害化处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该设备由四川华西能源工业公司自主研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于国家环保标准,连续运行时间长,安全性能好。“创新”,体现在无害处理的攻坚克难上。锰渣是电解锰业最大、最危险的污染源,电解金属锰废渣循环利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今年2月,四川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成功了“电解锰废渣无害化处理装置”。目前,这套设备有效运行,在废渣、尤其是在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和氨氮回收利用上获得重大突破,这对每年要处理1.2万吨固体废物的四川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同时表明四川又一次抢先掌握了固体废物处理的新技术。